
听说过这样一句话: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,最亲密的亲人。他们彼此之间像是天上的雪花,结成冰,化成水,永远不会分开。
兄弟姐妹之间拥有共同年少的岁月,也有亲情血缘的羁绊。但也正因为“亲密”,更容易心生嫌隙。
正如心理学中“刺猬法则”,再好的关系,也不能失去界限。如果没有分寸感,更容易将彼此扎得鲜血淋漓。
亲人之间,分寸更不可差失。父母在,尚能在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中从中调和。可一旦父母离世,兄弟姐妹之间唯一的“纽带”断裂,便更加不好处理。
尤其是成年以后,各自都拥有各自的家庭,有了自己的生活。再亲密的关系,失去了朝夕相处的机会,也会走向生疏。
而逢年过节相聚一时之际,也经常因为时运鸿途而产生对比。毕竟,谁也不想被人指摘日子过得不如对方,谁也不想丢掉面子。
因此人老了之后,如何处理好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,就成为了一个许多人关心的话题。
在这篇文章里给出的建议是:60岁之后最好少去看望自己的兄弟姐妹,它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。60岁以后少去看望自己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原因,是因为兄弟姐妹之间容易互相攀比。
年纪小的时候,兄弟姐妹之间是朝夕相处的手足,共同享浴父母的疼爱,打打闹闹,未曾经历过人生的风雨。
然而60岁以后,兄弟姐妹各自在生活中阅尽千帆,人生际遇也是各不相同。
有的人事业有成,家庭幸福;而有的人,则时运不济,碌碌无为,没能取得什么人生成就。
这个时候,如果经常去探望,反而会加重心理的落差。彼此误以为一方是来炫耀,另一方遭受奚落。
正如西奥多·罗斯福说的:比较之心一旦燃起,就如家中遭遇切走,偷走你的快乐。
社会心理学认为,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是会发生在任何人际关系之中,亲人之间也不例外。
在与他人的比较中,不仅容易出现自我评价的偏差,也会产生负面的情绪。进而影响与被比较人之间的关系。这是不可避免,也无法控制的。
兄弟姐妹之间有着相同的人生起点,却因为后天际遇,抵达不同的终点。这样的关系也就更容易引发比较、攀比情绪的产生。
